2025年5月25日,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像探测与感知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和多谱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华中科技大学”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六号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吸引了7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与,覆盖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桑农教授和高常鑫教授作为执行主席,特邀了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薛建儒教授、四川大学刘怡光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何召锋教授四位图像图形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相关的科学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桑农教授和高常鑫教授进行主持。
多谱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钟胜教授进行开幕致辞,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和目的,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以及多谱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研究基础,强调了图像、视频处理与分析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广阔前景,并对各位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钟胜教授开幕致辞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像探测与感知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王程教授代表专委会致辞。王程教授首先祝贺活动的召开,接着介绍了专委会的定位、举办的各类活动,特别邀请各位参会代表参加将于2025年7月在深圳举行的、专委会参与承办的中国空间智能大会。

王程教授致辞
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无人驾驶的视觉感知与生成”的学术报告。杨教授针对复杂开放环境下无人系统安全运行的实际需求,介绍了其在无人驾驶视觉感知与生成任务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时间/空间对齐和时序一致性的、结合深度/场景流的多任务学习的视频去雾,多高度划分的3D占用估计,以及面向训练样本合成的3D点云生成等。杨教授的报告是视觉感知与生成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杨健教授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薛建儒教授作了题为“人机协同中的安全学习”的学术报告。报告针对不确定性开放环境中自动驾驶技术所面临的安全、可信运行的独特挑战,从世界模型和策略模型的学习出发,引出研究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重要意义,进而探讨了人机协同的安全学习问题,并展望了发展智能驾驶必须重视的基础性问题。薛教授的报告涉及自动驾驶中的人机协同的安全这一前沿问题,开拓了听众的视野。

薛建儒教授报告
四川大学刘怡光教授作了题为“测感知与对抗智能——面向空基无人系统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在梳理国内外对抗型空基无人系统基础上,阐释了大数据深度学习的不足,在剖析对抗智能本质特点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智能系统需求,最后介绍了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刘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深度学习在长尾应用场景中的局限性,扩宽了听众的思维边界。

刘怡光教授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何召锋教授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安全与伦理风险检测”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其在大模型伦理风险检测与治理、多模态风险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包括人脸反欺骗检测、通用图像伪造检测、视频伪造检测、虚假新闻检测以及价值判断模型构建等,以期为AIGC技术安全可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最后总结了该方向所面临的挑战。何教授的报告全面地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技术,涉及图像、视频、文本等多个模态,引起了听众对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何召锋教授报告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桑农教授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闭幕致辞,宣布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并作总结,并对各位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桑农教授闭幕致辞
至此,“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华中科技大学”论坛圆满闭幕,四位专家学者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报告以图像/视频分析与理解为主题,从理论到实际应用,为研究人员带来了更高维度的思考和新的思路。论坛期间,参会者积极参与讨论,收获颇多。

合影留念

会议签到

桑农教授和高常鑫教授主持报告

会议现场

听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