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号召,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于2025年5月14日晚顺利完成本科生自然科学创新基金项目推荐工作。经过严格评审,李欣、冯天瑞两位同学的项目从6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校级评选,展现出学院本科生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项目背景:以学生为核心,激发科研潜能
该基金项目旨在支持优秀本科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框架内自主选题,通过“学生主导、导师辅助”模式开展基础研究,重点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申请者需具备优异学业成绩、扎实科研潜力及对基础研究的浓厚兴趣,充分体现学院“以研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推荐会直击:严谨流程护航科研创新
推荐会于昨晚在南一楼中304室举行,由本科生教务科科长陈虹主持,何顶新、马杰、刘振元、刘智伟四位教授组成评审专家组。6位项目负责人通过抽签确定答辩顺序,依次进行5分钟汇报及5-10分钟专家提问。评审组从创新性、方案可行性和答辩表现等维度综合评分,最终遴选出两项代表性项目推荐校级评选:
1.李欣《面向玉米果穗的高通量视觉表型提取方法研究》(指导老师:陆昊)
聚焦农业智能化,开发高效视觉分析技术,助力玉米表型研究。
2.冯天瑞《三维理解与生成统一模型研究》(指导老师:白翔)
探索三维建模与生成技术的融合,为智能制造与虚拟现实提供新思路。


选题亮点:紧扣前沿,彰显创新视野
参选项目覆盖多个前沿领域,体现学院本科生的科研前瞻性:
“脑机接口”:陈竺团队针对“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精准解码大模型”,突破脑信号解析技术瓶颈;
“大模型安全”:刘宸浩研究“安全可信的大模型协同决策”,提升AI决策系统的可靠性与透明度;
“三维与多模态技术”:杜名阳、刘一诺等项目在3D重建、多模态模型攻防等领域探索技术突破,为工业与安全应用提供新方案。




意义与展望:夯实基础,赋能未来
本次推荐会不仅为本科生搭建了展示科研能力的舞台,也为学校输送优质项目奠定基础。学院将持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助力入选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推动自然科学领域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兼具创新力与实践能力的尖端人才。